警示!牡丹红盒细支50元一盒现世“雾里看花 ”

香烟资讯 13℃

8月12日下午,杭州市拱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消费者举报,称某便利店销售的牡丹红盒细支50元一盒存在定价异常。经执法人员现场核查,涉事店铺展示的该款卷烟产品标价签与烟草专卖系统登记信息不符,实际扫码结算价格为32元/盒。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同一商品会存在近20元价差?

警示!牡丹红盒细支50元一盒现世“雾里看花 ”

明眼人都发现,这批引发争议的牡丹红盒细支50元一盒暗藏玄机。与上海烟草集团官网公布的产品信息比对,涉事卷烟外包装缺少新版防伪金属线,烟盒底部的生产批次编码也与物流溯源系统记录存在三个月时差。烟草行业资深质检员周伟向记者透露:"正规渠道流通的牡丹系列产品,全省统一零售价浮动范围不超过±2元。"

无独有偶,就在一周前,宁波某商超也出现类似定价乱象。某连锁便利店区域经理坦言:"我们接到过自称厂方代表的推销电话,声称可以提供‘特殊渠道货’,但要求现金交易不留凭证。"这些高价销售的卷烟产品均未进入浙江烟草商业公司的配送体系。杭州市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强调,今年实施的"一物一码"追溯系统已覆盖全省97.3%的零售终端。

警示!牡丹红盒细支50元一盒现世“雾里看花 ”

随着调查深入,更多细节浮出水面。法律专家提醒消费者:"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虚构原价诱导交易可处违法所得5倍罚款。"记者实地探访发现,部分店铺将牡丹红盒细支50元一盒与进口卷烟混放陈列,利用消费者信息差制造溢价空间。在武林商圈某烟酒专卖店,店员面对询问时闪烁其词:"这个价是包含会员服务的,具体内容不方便透露。"

面对愈演愈烈的市场乱象,普通消费者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从事烟草零售十余年的王老板支招:"牢记三查原则——查激光防伪标识、验电子结算小票、核专卖许可证编码。"在市场监管部门指导下,记者使用"浙烟政务"APP扫描涉事产品条码,系统立即弹出"该商品未纳入浙江区域经销目录"的警示信息。这种数字化监管手段,正在构筑新型市场防火墙。

截至发稿前,拱墅区市监局已对5家涉事商户立案调查,查获涉嫌违规卷烟37条。这场由牡丹红盒细支50元一盒引发的价格迷局,不仅暴露了新型销售套路,更凸显出市场监督的盲区。正如省消保委秘书长陈明所言:"明码实价是消费安全的基石,任何试图浑水摸鱼的行为终将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