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管部门近日查获2.1万条仿冒百乐(Pall Mall)卷烟,涉案金额达380万元。这是继国家烟草专卖局开展"利剑2023"专项行动以来,百乐烟真假鉴别话题第三次登上微博热搜榜,累计阅读量已突破4.2亿次。消费者究竟该如何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中分辨正品?记者走访了烟草专卖店、质检机构及法律专家。
"这包装盒的烫金工艺明显不同步。"在虹桥路某烟酒专卖店,店主王建国向记者展示着真假百乐烟的对比样本。他指着正品烟盒侧面的防伪光变油墨强调,真品在倾斜60度时会从金色变为翠绿色,而查获的假货仅呈现单调反光。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查获的假烟中87%存在包装色差超标问题。
明眼人都发现,近期社交平台涌现大量低价代购信息。在某二手交易平台,标注"免税店直邮"的百乐烟售价仅为市场价六成,引发消费者质疑。业内人士透露,走私烟与假烟存在本质区别:正规进口卷烟必须加贴防伪税标,其二维码扫描后会显示"中国烟草总公司"字样。浦东新区的案件当事人李某正是通过伪造海关完税凭证进行销售。
无独有偶,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海关上月在入境包裹中截获240条假冒百乐薄荷爆珠烟。海关缉私局技术人员透露,真品爆珠捏破时会发出清脆"啪"声,假货因胶囊壁厚薄不均往往出现闷响。更令人担忧的是,检测发现部分假烟焦油含量超标2.3倍,重金属残留量达到正品的7.8倍。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面对消费者的困惑,中国消费者协会烟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周明远给出专业建议:真品烟支滤嘴采用激光打孔技术,在强光下可见两排均匀透气孔,而假烟多为机械冲压形成不规则孔洞。他特别提醒,某些高仿品会回收真烟盒二次包装,消费者务必检查塑封膜热封口是否平整。
法律界人士对此现象保持高度警惕。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伟指出,根据《刑法》第214条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商品且违法所得超5万元即可入刑。他建议消费者保留购物小票,通过"12313"烟草市场监管热线进行真伪验证。全国已有23个省市启用烟草溯源APP,扫描条码即可查询流通信息。
烟草行业观察家注意到,此次打假风暴倒逼生产企业升级防伪技术。英美烟草中国公司证实,新版百乐烟将植入纳米级荧光纤维,在紫外灯照射下呈现特定排列图案。该公司客服人员提醒,凡声称可批量供应稀缺款式的渠道均存在风险,建议消费者认准授权零售网点。
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卷烟消费即将进入旺季。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消费警示,披露了近期三起网络售假典型案例。其中某直播平台主播因宣称"特殊渠道免税烟"被查实售假,涉案金额达146万元。专家强调,低于市场价30%的卷烟产品需格外警惕,正规烟草制品实行全国统一零售价。
在全民打假的氛围中,技术创新正在构筑防线。阿里巴巴打假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其AI鉴烟系统通过比对12万个特征点,可在0.3秒内完成真伪判定,准确率达99.7%。该技术已协助多地监管部门查处假烟仓储窝点17处,查扣设备价值超2000万元。这或许预示着,未来的烟草市场监管将进入"人机协同"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