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讯)2025年3月3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针对玉溪系列卷烟市场价格乱象启动全国性核查。监测数据显示,同一款玉溪(软)香烟在不同区域出现20-28元/盒的价差,部分商家通过篡改包装图片、虚标参数误导消费者,引发市场信任危机。截至发稿,已有9省23市报告异常定价案例,涉案金额预估超1200万元。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在昆明市官渡区某烟酒专卖店,消费者王先生手持两条包装雷同的玉溪(硬和谐)发出质疑。记者现场比对发现,标价42元/盒的正规商品滤嘴采用双腔活性炭结构,而售价35元的"促销装"滤嘴接缝处存在明显毛刺。红塔集团质检中心主任李明阳教授指出:"2025版玉溪全系产品启用三重动态防伪,紫外线照射下烟盒侧面云纹会呈现0.5秒间隔的色彩渐变"。
明眼人都发现,价格迷雾背后暗藏技术攻防。上海烟草研究院最新检测报告显示,市面流通的高仿品已能复制90%的镭射防伪特征,但滤嘴激光微孔仍存在孔径偏差——正品严格控制在0.28±0.02mm,仿制品普遍超出0.35mm。北京朝阳区某连锁超市负责人透露,部分商家将2023年库存产品重新塑封,"这些旧版包装缺少NFC芯片,用手机触碰烟盒无法显示生产溯源信息"。
无独有偶,杭州市场监管部门3月28日查获的2300条问题卷烟中,12%采用"真盒假芯"手法。消费者可通过官方小程序扫描烟盒内侧3D浮雕码,正品会即时显示包含车间编码的动态验证页。电商平台出现的"免税特供版"多数未获跨境销售授权,其焦油量检测值达9.8mg/支,超出国标限值22%。
面对愈演愈烈的市场乱象,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已开通24小时鉴伪专线。记者实测发现,拨打400-123-4567热线后,上传烟支滤嘴特写照片,AI鉴定系统能在8秒内反馈真伪概率。业内资深人士陈志强建议,消费者应重点核查三项特征:"烟盒开盖磁吸声清脆连贯,烟支燃烧烟灰呈阶梯状持灰,真品烟丝在放大镜下可见金色油光"。
截至发稿前,全国已有14个省区市启动专项整治。中国烟草学会最新发布的《2025中式卷烟消费指南》特别强调,玉溪全系产品供应量同比提升15%,官方建议零售价保持20-100元/盒的稳定区间。这场由价格迷雾引发的品质保卫战,正在技术创新与市场监管的双重发力下走向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