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上午9时,上海浦东新区多家便利店出现大前门(软)单包售价飙升至35元现象,较日常价格骤涨三倍,引发消费者热议。记者现场直击发现,陆家嘴某连锁便利店内,这款经典蓝盒香烟标价牌旁张贴着"限量供应"提示,货架上仅存五包商品均被塑封展示,玻璃柜反光处倒映着排队人群焦灼的面孔,这与国家烟草专卖局备案的8.5元指导价形成强烈反差。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面对消费者质疑,上海烟草集团通过官网紧急声明,强调该价格属个别商家自主行为,集团已启动市场巡查机制。明眼人都发现,此次价格异动恰逢清明祭祀用烟高峰期,南京路步行街某烟酒店主透露:"最近三天每天要接20多个询问电话,都是找这款怀旧烟祭奠长辈的。"中国烟草学会专家王立伟指出,特殊时点的情感消费需求与限量供应策略叠加,催生了短期价格畸高现象。
无独有偶,社交媒体平台涌现大量标价35元的烟盒照片,其中部分显示生产批次为"2025A3"。经上海卷烟厂质检科验证,这些所谓"稀缺批次"实际是常规流水线产品,日均产能稳定在3.2万条。市场监管部门在突击检查中查获某商户将2024年库存重新贴标销售,其利用消费者"越贵越真"的心理误区牟取暴利的行为,已被立案调查。
在徐汇区某写字楼自动贩卖机前,白领张女士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比价截图:"公司楼下卖15元,隔条马路就涨到28元,走到滨江居然标价35元。"这种价格断层现象背后,暗藏区域经销体系漏洞。据知情人士透露,个别二级批发商利用跨区调货权限,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