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清晨,北京市朝阳区某社区便利店挂出"利群特惠180元/条"的促销海报,这个较常规零售价低出80元的异常价格,瞬间在周边烟民群体中引发热议。记者实地走访发现,该店三天内已售出47条特价白利群烟,但消费者对产品真伪的疑虑正随着交易量攀升而持续发酵。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北京市烟草专卖局稽查人员现场勘查发现,涉事批次香烟外包装钢印呈现深浅一致的机械压制特征,与正品动态滚轮压印工艺存在显著差异。更令人警觉的是,部分烟盒背面的全息防伪标识在紫外灯照射下未能显现"HCF"暗记,这与浙江中烟官方公布的2025版防伪标准明显不符。烟草行业分析师张明远向记者透露:"当前白利群正规渠道批发价稳定在240元/条,终端零售指导价为260元,过低价格往往暗藏风险。"
明眼人都发现,此次事件暴露出新型造假技术的升级趋势。涉事烟支虽然完美复刻了白利群特有的84mm规格和蓝色镭射包装,但滤嘴内部缺少正品标配的双螺旋降焦结构。有烟民向记者反映,吸食后出现明显呛喉感,"完全不像往常那种醇和的回甘"。这与浙江中烟2024年产品升级时承诺的"三重过滤技术"形成鲜明对比。
无独有偶,海淀区烟草专卖店负责人王建军向记者展示了一组对比数据:正规渠道白利群单月损耗率通常低于0.3%,而涉事批次的开盒破损率竟达到7.8%。"真烟包装经过精密力学计算,摇晃时几乎无声响,这批货明显是手工填装。"他边演示边解释,现场对比实验清晰展现了正品与可疑产品的差异。
面对愈演愈烈的市场争议,浙江中烟质量监督科科长李薇在电话采访中证实:"公司从未授权任何渠道开展低价促销,消费者可通过扫描动态二维码验证真伪。"其所说的NFC芯片验证系统,正是该企业2025年1月投入使用的第五代防伪技术。不过记者实测发现,涉事香烟包装并未搭载该芯片,条形码信息指向的竟是2023年停产的老款包装。
这种价格乱象正在冲击正常的市场秩序。通州区烟草经销商联盟最新统计显示,3月以来辖区白利群销量同比下滑12%,"消费者普遍持币观望"成为主要诱因。中国控烟协会专家吴志强对此忧心忡忡:"低价假烟不仅损害企业商誉,更可能因劣质原料危害公共健康。"
截至发稿前,朝阳区市场监管部门已查封涉事店铺库存的132条可疑香烟,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购买烟草制品务必认准专卖标识,若发现价格异常可拨打12313专线举报。这场由180元特价引发的风波,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烟草市场监管亟待补强的现实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