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上午9时,中国烟草博物馆联合国家档案馆首次公开1980年《全国卷烟统销价格目录》原始档案,其中明确记载丰收牌香烟零售价标注为每包0.09元。这份泛黄的价格表在天津卷烟厂旧址修缮工程中被发现,经专家鉴定确认其真实性后,于今日正式向公众展示,揭开了计划经济时代"口粮烟"定价体系的神秘面纱。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面对直播镜头,烟草历史学家王立军手持放大镜指出:"0.09元定价相当于当时鸡蛋价格的1/3,印证了丰收牌作为'工薪阶层标配'的市场定位。"明眼人都发现,价格表边缘处手写标注的"津烟特供"字样,与同期上海产丰收烟0.23元的售价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发现填补了地方卷烟定价差异研究的空白。
在展览现场,67岁的退休工人张建国指着一张泛黄的工作证感慨:"当年学徒工资18元,花9分钱买包丰收烟就是奢侈享受。"他的回忆得到数据佐证——1978年天津卷烟厂生产记录显示,丰收牌日产量突破80万支,约占该厂产能的35%。无独有偶,1983年北京卷烟消费调查报告显示,丰收牌在月收入50元以下群体中占据72%市场份额。
泛着油墨香的价格表原件引发收藏界震动。中国价格史研究所专家李明透露:"表格采用三色套印工艺,蓝色油墨配方已失传,这种防伪技术比现行税票早应用二十年。"数据库显示,丰收牌在1980-1985年间经历三次调价,从0.09元逐步调整至0.23元,其价格曲线与粮油等民生商品保持高度正相关。
随着数字化进程加快,博物馆正对200余份相关档案进行高清扫描。技术团队在1982年《烟标设计审批单》中发现,麦穗图案的23度倾斜角暗含"五谷丰登"寓意,这种设计语言后被广泛应用于农副产品包装。当被问及时代价值,策展人许文强表示:"这些数据不仅是经济史料,更是解读改革开放初期民生图景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