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下午3时,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湖里区某图文印刷厂查获伪造的沉香烟价目表图片,该批印刷品标注26款产品价格,最低标价仅19元/盒。这一发现揭开了沉香烟草市场定价乱象的帷幕:网传的26种价目表是否真实可信?低价清单背后是否存在消费陷阱?
明眼人都发现,被查获的价目表印有"中华沉香协会监制"字样,但该协会官网当日发布声明称"从未授权任何价格指导文件"。记者获取的物证显示,所谓26种沉香烟价目表图片中,竟包含已停产5年的"南洋沉香"等虚构产品。福建省烟草质检站工程师周伟明向记者透露:"正规沉香香烟原料成本每盒超40元,表中三分之二产品标价低于成本线。"
无独有偶,抖音平台某烟草测评博主发布的"全网最全价目图"近日获得超百万点击,图中26款产品价格跨度达10倍。消费者王先生按图索骥购买标价35元的"檀香细支",到货后却发现包装缺少防伪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面对追问,商家以"批次不同"为由拒绝退货。经专业机构检测,该产品沉香成分含量不足0.8%,涉嫌掺杂人工香料。
价目表乱象已引发连锁反应。广东东莞某包装材料公司负责人透露,近三月接到超20单仿制价目表印刷需求,客户均要求"做出陈旧使用痕迹"。行业分析师李明浩指出:"伪造价目表已成为引流新手段,部分微商通过对比虚构高价,诱导消费者购买所谓'折扣产品'。"浙江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提醒,劣质沉香烟燃烧释放的苯并芘浓度可达正规产品3倍以上。
面对愈演愈烈的市场乱象,国家烟草专卖局于9月22日启动专项治理。在泉州晋江口岸,海关人员近日截获8000份准备出口的虚假价目表,这些印刷品拟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流向海外市场。涉案人员陈某交代,其团队通过PS技术将26种价格信息嫁接至正规产品图片,"客户需要什么价位都能做"。执法部门溯源发现,该团伙已向全国23个省市发货超5万份伪造价目资料。
在这场定价迷雾中,正规企业的应对策略值得借鉴。记者在云南瑞丽某沉香生产基地看到,工人正在给26种等级原料粘贴射频识别码。"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库共有18道溯源节点。"技术总监张伟表示,其公司官网每月更新价格波动曲线,主动公开26款产品的成本构成。这种透明化举措,与市场上鱼龙混杂的价目表形成鲜明对比。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发出警示:切勿轻信来路不明的价目表图片。记者实测发现,在百度搜索"沉香烟价目表"时,前20条结果中12条含有诱导下载链接。法律专家提醒,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虚构价格信息最高可处100万元罚款。截至发稿前,厦门市场监管局已查封涉事印刷厂生产线,并对26种涉假价目表的传播路径展开全网追踪。
这场由价目表图片引发的行业地震,不仅暴露了新型营销欺诈手段,更凸显出小众商品市场的监管难题。当记者询问"如何辨别价目表真伪"时,中国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的建议简单却有效:"登录烟草专卖局官网查询核准价格,天上不会掉馅饼。"目前,全国12315平台已开通"价目表诈骗"专项举报通道,案件最新进展将持续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