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实地调查】国家烟草专卖局于2023年11月15日上午10时发布《卷烟产品价格规范通告》后,玉溪(烟草)集团随即在其官方网站公示了全系产品高清图片及最新定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记者通过走访实体门店与电商平台发现,玉溪香烟价格查询系统已实现全国联网,消费者扫描烟盒二维码即可验证真伪并获取实时价格。
明眼人都发现,此次公示涉及玉溪(软)、玉溪(硬和谐)等8个主流规格产品。根据中国烟草市场监测平台数据,其中玉溪(软)的零售指导价维持在230元/条,与半年前持平。但无独有偶,部分区域市场出现5-10元的价格波动,某连锁便利店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系统显示的官方价和实际成交价存在差异,这主要受物流成本和区域政策影响。"
"价格透明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烟草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明阳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记者登录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官网发现,其搭建的玉溪香烟图片数据库包含360度旋转展示、防伪标识特写等12项可视化功能。令人意外的是,细支卷烟品类的产品图示竟暗藏玄机——包装侧面的"溪"字篆体印章新增激光防伪层。
在昆明市五华区某烟草直营店,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价格查询操作流程。消费者通过"中国烟草"官方APP扫描产品条形码,不仅能获取当前批次的生产信息,还能查看周边3公里内经销商的实时库存。不过有消费者反映:"页面显示的'建议零售价'和扫码看到的'市场指导价'存在表述差异,容易产生误解。"
针对这一现象,北京工商大学市场监管研究中心主任李建国给出专业解读:"建议零售价体现企业自主定价权,市场指导价则是行业协议价,二者分属不同管理体系。"记者核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现,玉溪集团近三年共有6次价格备案记录,最近一次更新停留在2023年9月28日。
在电商平台暗访时发现,个别商户将玉溪香烟图片与文字描述刻意错位。例如某店铺展示的硬盒玉溪(初心)产品图,实际发货却是旧版包装。对此,平台客服解释称"图片仅供参考,以实物为准",但法律界人士提醒:"这种行为涉嫌违反《电子商务法》第十七条规定。"
原来是这样!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3年三季度投诉分析显示,烟草类商品投诉量同比增长23%,其中价格查询信息不透明问题占比达37%。为验证数据真实性,记者随机抽查了上海、广州等10个城市的56家烟草专卖店,发现17%的店铺未按规定公示价格目录表。
本次价格公示恰逢电子烟监管新规实施一周年。业内观察人士分析,传统卷烟企业正在通过数字化手段强化市场主导地位。云南中烟技术中心负责人向本报证实,其研发的智能防伪追溯系统已覆盖全部产品线,消费者通过扫描烟盒内衬的隐形码,可获取从烟叶种植到成品出库的137个质量管控节点信息。
随着春节销售旺季临近,多地烟草管理部门已启动市场巡查专项行动。在杭州某物流集散中心,稽查人员使用新型光谱检测仪对玉溪香烟图片进行真伪比对,单箱检验时间从原来的15分钟压缩至40秒。这场关乎万亿级市场的品质保卫战,正在科技赋能下悄然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