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烟草专卖局价格监测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10日,双囍硬经典双喜全国批发均价稳定在245元/条,较上月同期上涨8.9%,创下该产品近五年最大单月涨幅。这场由云南烟叶产区持续强降雨引发的价格震荡,已导致全国23个省份出现区域性断货现象,目前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正紧急调配6.8万箱库存平抑市场波动。
明眼人都发现,在京东超市9月9日开启的“金秋囤货季”活动中,标注“2024新批次”的双囍硬经典双喜预售链接上线10分钟即告罄,页面显示“已有5.3万人预约到货通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是这样,社交平台上热传的“烟叶减产导致品质升级”说法,刺激了消费者的囤货心理。中国烟草流通协会秘书长王立军指出:“此次价格异动反映出双囍硬经典双喜作为婚庆刚需品的特殊市场地位,其价格弹性系数远低于普通卷烟。”
湖南长沙某烟草零售商向记者展示的进销存系统显示,9月以来该店双囍硬经典双喜的复购率同比提升47%,但单次购买量从以往的3-5条锐减至1-2条。“现在顾客都说‘买多了怕降价,买少了怕断货’。”该店主苦笑道。这种矛盾心理在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体现得尤为明显,部分商铺将整条双囍硬经典双喜与电子产品捆绑销售,标榜“开业酬宾套餐”,实际折算单价较官方指导价高出12%。
无独有偶,北京消费者李女士向本报反映,其9月8日在物美超市购买的双囍硬经典双喜外包装缺失“2024新版”激光防伪标识,怀疑遭遇二次包装商品。“扫描盒内二维码显示生产日期为2023年11月,这与店员声称的‘最新批次’明显不符。”针对此类投诉,北京市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已启动专项检查,目前已查封3家涉嫌篡改产品信息的零售点。
面对市场乱象,广东中烟营销总监陈伟航在今日记者会上回应称,企业严格执行“一批一码”溯源管理,建议消费者通过官方小程序查验产品流向。但这一承诺遭到技术专家质疑,网络安全工程师张昊现场演示了如何通过特定设备复制烟草专卖标识码。“双囍硬经典双喜的防伪系统已三年未升级,这在当前技术环境下存在重大隐患。”张昊表示。
在这场价格拉锯战中,婚庆行业从业者的焦虑尤为突出。上海某婚庆公司策划总监林薇透露,其客户订单中指定使用双囍硬经典双喜作为回礼的比例高达78%。“现在每场婚礼成本凭空增加2000元,新人却认为是我们中间商赚差价。”为化解矛盾,部分企业开始推荐替代品牌,但遭遇老一辈消费者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婚宴桌上摆其他香烟不吉利”。
随着中秋临近,价格波动开始向产业链上游传导。云南曲靖烟农赵志强算了一笔账:尽管今年烟叶收购价上涨9%,但种植成本受化肥价格上涨影响实际增加15%。“都说双囍硬经典双喜涨价了,可我们这些种烟的根本没多挣。”这种情绪在烟农群体中蔓延,已有合作社计划缩减明年种植面积。
电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闲鱼上双囍硬经典双喜的转让信息三天内激增320%,其中“整条未拆封”商品的挂牌价多在260-280元区间浮动。法律界人士提醒,个人转卖卷烟超过50条即涉嫌非法经营,消费者参与此类交易存在法律风险。
当记者追问价格何时回归正常时,国家烟草专卖局价格司副司长周明辉给出最新回应:已协调云南、贵州等主产区加大调运力度,预计9月20日前全国铺货率可达95%以上。但对于消费者最关心的“会否降价”,官方仅表示“将根据市场供需动态调整”。
此刻,摆在烟民面前的不仅是红色包装里那二十支香烟,更是一道关乎消费习惯与市场规律的选择题。正如经济学家宋国青在专栏文章中所言:“当情感价值与商品价值深度捆绑时,价格波动就不再是简单的经济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