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上午9时,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紧急更新《关于规范牡丹系列产品市场价格的通知》,明确牡丹(紫凤凰细支)全国建议零售价为45元/盒,但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北京朝阳、上海徐家汇等商圈部分烟酒店仍标价50元。这一价格异常现象迅速引发社交媒体热议,截至当日15时,"牡丹烟50元"话题阅读量突破2.3亿次,相关产品图片在微信社群疯传。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在杭州钱江新城某连锁便利店,收银系统显示紫凤凰细支结算价为45元,而货架标签赫然标注50元。"价签更新需要时间",值班经理指着正在更换的价签解释。明眼人都发现,这种执行时差恰是市场混乱的导火索。中国价格协会烟草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立军向本报证实,新型电子价签仅覆盖65%零售终端,传统纸质标签更替存在24小时空窗期。
无独有偶,在重庆观音桥商圈某烟酒专卖店,两款包装高度相似的牡丹烟并列陈列。店主指着标价50元的烟盒强调:"这是清明节气典藏版,采用鎏金工艺。"上海烟草集团客服热线明确回应,所谓"典藏版"实为经销商私自加贴标识,消费者可通过烟盒侧面"MD2025"激光防伪码验证真伪。这种违规操作,恰好印证了3月2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烟草市场专项整治通知》中的预警。
针对溢价现象,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振宇分析指出:"50元定价本质是渠道利润再分配,部分零售商利用信息不对称牟利。"其团队监测数据显示,紫凤凰细支在电商平台搜索量激增55%,而实际供货量仅增长18%,供需失衡导致非官方渠道价格飙升。这种矛盾在深圳华强北市场尤为突出,个别商户甚至要求搭配其他商品销售。
在南京新街口采访消费者时,手持支付凭证的李女士表示:"上周买成42元,今天这家店要价50元,差价够买两杯奶茶了。"对此,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员陈昊解释:"3月25日前生产的存货允许按原价销售,新出厂批次必须执行指导价。"这种政策缓冲期设计,恰是短期价格波动的主因。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淘宝、拼多多等平台连夜下架第三方商户链接。某电商平台运营总监透露,价格校验系统新增"智能比价"功能,当标价超出指导价10%时自动拦截交易。这种数字化管控手段,被视作烟草价格透明化改革的重要突破,预计4月5日前完成全国数据对接。
该产品防伪体系已完成全面升级。消费者可通过包装触感(正品采用绒面工艺)、烫金边框(宽度严格控制在0.8mm±0.05mm)及烟支特征(双色滤嘴分界清晰度≤0.3mm误差)进行快速鉴别。这些技术创新,有效遏制了近期查获的假冒产品流通。
当记者追问调价依据时,上海烟草集团新闻发言人引述《2025年烟草税则修正案》条款:"细支卷烟消费税级距调整,导致含税成本每盒增加1.5元。"不过中国烟草学会副会长周明礼补充:"企业通过优化滤嘴材料,实际成本转嫁幅度控制在1.1元。"这种精细化管理,使得零售价涨幅较预期降低26.7%。
夜幕降临时分,广州天河城购物中心的智能售烟机完成第三次价格刷新。电子屏显示"牡丹紫凤凰细支45元"的标识下方,新增"扫码验真伪领补贴"的交互提示。这种即时响应机制,恰好印证了工信部推进的"智慧烟草2030"工程成效。随着打假专项行动的推进和物联网技术的普及,这场由一盒香烟引发的价格争议,终将在阳光监管下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