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兰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在突击检查中发现,黑兰州细支香烟价格表图片通过非正规渠道流入社交平台,引发消费者对烟草市场价格秩序的广泛关注。记者多方核实获悉,该事件发生于7月15日,涉事商户利用即时通讯工具传播未授权定价信息,目前相关图片已被依法封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一张价目表会掀起如此波澜?
明眼人都发现,此次曝光的黑兰州细支香烟价格表图片存在明显异常。与甘肃省烟草专卖局官网公布的指导价相比,图片中标注的16支装产品单价竟有8-12元的价差。某连锁便利店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我们系统里的结算价格和这张表完全对不上,这些数字像是凭空捏造的。"烟草行业分析师王建业指出,此类行为可能扰乱区域市场价格体系,导致消费者产生认知混乱。
无独有偶,就在三天前,抖音平台出现多条展示同款价目表的短视频,短时间内获得超50万次播放。尽管发布者声称这是"内部流出的最新定价",但甘肃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工作人员明确表示:"正规渠道的价签都有防伪编码,网传图片既无企业公章,也缺少必要的产品参数。"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市内多家烟草专卖店均在显眼位置张贴了官方声明,强调以门店公示价格为准。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法律界人士开始关注其中的违规风险。专注消费权益保护的张律师提醒:"传播虚假定价信息可能违反《价格法》第14条,最高可处100万元罚款。"部分自媒体账号将价目表与所谓"免税烟""特殊渠道烟"相关联,这种说法遭到业内人士严正驳斥。某烟草公司区域经理直言:"我们从未授权任何线上渠道销售,更不存在所谓的特价版本。"
面对铺天盖地的网络传言,普通消费者该如何辨别真伪?从事烟草零售二十年的李老板支招:"认准三个关键点——查看包装激光喷码、核对专卖许可证编号、索要机打销售凭证。"在他经营的店铺里,记者亲眼见到顾客通过扫描价签二维码,直接跳转至官方验真页面。这种"一物一码"的溯源系统,或许能为破解价格迷雾提供技术支撑。
截至发稿前,市场监管部门已对3家涉嫌价格欺诈的商户立案调查,并在全市范围开展专项整顿行动。这场由黑兰州细支香烟价格表图片引发的风波,不仅暴露出新型销售乱象,更给行业监管敲响警钟。正如经济学教授陈立平所言:"维护价格透明度是守住市场信用的底线,任何试图浑水摸鱼的行为终将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