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晓阳)今日凌晨,武汉市江汉区某连锁便利店收银系统异常数据引发监管部门注意,一款标价百元的黑色包装"黄鹤楼"香烟引发市场震动。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湖北分局通报,该产品外包装与正品相似度达92%,但未在烟草追溯系统登记备案,目前涉事商铺已暂停营业,工商部门正联合公安系统追溯货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种特殊包装的香烟突然流通,确实存在蹊跷。"烟草行业分析师李振华向本报透露,正品黄鹤楼系列最高售价为80元/包,此次涉事产品不仅在价格体系外,其包装盒上的激光防伪标识竟能通过常规验钞笔检测。明眼人都发现,该产品条形码在"中国烟草商务网"查询时显示为"2018年已停产的试制品",这与流通渠道存在明显矛盾。
无独有偶,武昌火车站周边三家烟酒店铺昨日相继下架同款商品。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其中两家店主坚称"是正规渠道拿货",但面对进货单据查验时却闪烁其词。更令人费解的是,有消费者反映该烟支燃烧速度较常规产品快15%,烟灰呈现异常灰白色。对此,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实验室初步检测显示,其过滤嘴中含有未申报的纳米级活性炭成分。
"新型制假技术可能已突破传统鉴别手段。"从事烟草质检二十年的高级工程师周明远坦言,相比往年查获的假烟,此次查获产品在外包装热封工艺、内衬锡箔纸厚度等细节处已接近正品水准。不过他也提醒,普通消费者可通过烟支排列方向辨别——正品采用"三七式"斜向排列,而涉事产品为整齐的竖直排列。
正当公众热议之际,一则网络视频加剧了事件热度。抖音用户"江城老烟枪"发布的对比测评显示,该款香烟点燃后产生的烟雾在特定角度下会显现淡蓝色光泽。虽然视频真实性有待考证,但已引发超过50万次转发。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迅速回应,已组建包含光谱分析专家的专项小组,预计三日内公布详细检测报告。
面对愈演愈烈的舆论风波,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发表紧急声明,强调从未生产过该规格产品,并公布400-开头的24小时防伪咨询专线。声明中特别指出"任何脱离国家定价体系的所谓高端产品均属违法违规",这被业内人士解读为企业对灰色市场的强硬表态。
随着调查深入,事件背后的产业链疑云逐渐浮现。据知情人士透露,该批货物运输单据显示始发地为深圳华强北某电子市场,这与传统假烟多出自边境地区的特点大相径庭。更令人警觉的是,物流追踪信息显示货物曾在中途经停湖南岳阳时更换过封装箱体,这种"分段运输"手法常见于走私高价值电子产品。
截至发稿前,事件又出现新进展。硚口区某仓库夜间查获的300余条同款香烟中,部分条盒内侧印有肉眼难辨的微缩编码。经公安技侦部门破译,这些编码竟包含着比特币钱包地址信息,这为案件增添了跨国网络犯罪的可能性。目前国家烟草专卖局已启动全国协查机制,本报将持续追踪事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