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上午9时,甘肃省烟草专卖局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突击检查兰州市七里河区烟草市场,现场查获涉嫌假冒的"兰州(飞天)"香烟132条,涉案金额达8.7万元。这是继上周消费者投诉高价烟后,监管部门针对该品牌开展的第三次专项治理行动。涉事商户负责人王某声称"进货渠道正常",但物流追溯系统显示其销售的卷烟存在跨省窜货编码异常,目前案件已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明眼人都发现,此次专项行动与近期消费者集中反映的"同价不同质"现象密切相关。家住城关区的张女士向记者展示了两包外包装相似的卷烟:"上周在火车站便利店花35元买的飞天香烟,抽起来喉咙发涩,而超市买的同价位产品口感明显更柔顺。"这种差异引发公众对产品真伪的强烈关注,甘肃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工程师李建军指出:"正品烟丝含75%云贵高原优质烟叶,色泽呈金黄至棕褐色自然过渡,碎末率严格控制在5%以下。"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记者实地探访正宁路烟酒回收市场发现,个别商户的"飞天"香烟存在包装异样。在紫外线灯照射下,正品侧面的动态防伪码应显现渐变莲花纹与"LANZHOU"字母组合,而查获的假冒产品仅显示模糊光斑。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仿冒品通过盗用真烟追溯码混淆视听,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姜垣提醒:"消费者应通过'中国烟草专卖'官网三重验证系统核验二维码、物流码与芯片信息。"
原来是这样!技术手段的升级让制假者无所遁形。2025年新版"飞天"香烟采用纳米级烫金工艺,飞天衣袂线条在放大镜下呈现0.1毫米精度的连续浮雕,仿冒品多出现断线或晕染。烟支滤嘴的16孔环形微孔设计也成为重要鉴别点,正品孔距均匀分布在0.3毫米区间,而暗访发现的假货孔洞排列杂乱,部分甚至用印刷图案冒充打孔。
无独有偶,生产工艺的革新加剧了辨伪难度。甘肃中烟技术中心主任周伟向本报透露:"今年启用的活性炭复合滤嘴内含300目吸附颗粒,假烟常用普通海绵替代。"这种差异直接影响吸食体验——正品燃烧时烟气温度稳定在32℃±2℃,烟灰持灰性达4分钟以上,而仿制品往往出现中途断燃或炸灰现象。
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兰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已启动"云鉴真"数智监管平台。稽查支队队长赵明辉演示了该系统的运作流程:执法人员使用特制光谱仪扫描烟盒,5秒内即可比对11项光学特征参数。截至发稿时,全市已有237家商户安装烟草溯源终端机,消费者扫描购物小票二维码即可查看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
在这场真伪博弈的背后,健康风险更值得警惕。甘肃省呼吸病研究所最新数据显示,假冒卷烟焦油含量超标2-3倍,苯并芘等强致癌物浓度达到正品的4.8倍。疾控专家建议消费者发现异常及时拨打12313烟草监管热线,同时强调"最佳防护措施仍是彻底戒烟"。
夕阳西下,稽查队员仍在张掖路商业街逐户排查。橱窗里陈列的"飞天"香烟包装上,敦煌壁画中的仙女衣带当风,这场跨越千年的艺术传承,正在现代科技守护下抵御赝品侵蚀。正如烟草行业观察人士所言:"每包香烟的真伪较量,都是知识产权保护与公共健康守卫的双重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