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振宇)2025年3月28日,澳门道生烟草公司生产的沉香细支香烟在国内市场引发价格争议,单盒零售价突破400元大关的定价策略受到消费者质疑。据国家烟草专卖局跨境烟草制品监管系统显示,该产品自今年1月进入内地市场以来,累计销售量达1.2万条,但其价格体系存在显著地域差异,北京、上海等地的实际成交价较建议零售价普遍上浮15%-20%。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记者实地走访发现,深圳福田口岸免税店标价3800元/条的该产品,在杭州某高端烟酒行被加价至4680元。澳门烟草同业商会秘书长李文涛解释:"沉香原料年产量不足5吨,顶级沉香木采购价已达5200元/公斤。"不过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晒出购物小票:"同样的烟盒编号,三亚免税城比澳门贵出600元,这合理吗?"
明眼人都发现,产品包装暗藏玄机。采用鎏金工艺的烟盒内置NFC芯片,扫描即可查看沉香木的印尼种植园溯源信息。广州质检研究院3月25日发布的检测报告显示,该产品单支沉香含量0.028克,按现行原料价格折算,仅沉香成本就达145.6元/盒。北京某会计事务所合伙人测算:"若计入研发、关税和流通费用,400元定价尚在合理区间。"
无独有偶,二级市场出现价格倒挂现象。某收藏品交易平台显示,带有"2025.03"特殊钢印的纪念版烟盒,3月29日以8888元成交,较发行价溢价122%。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张立群提醒:"《价格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不得哄抬价格,这种炒作可能扰乱市场秩序。"
面对争议,道生公司供应链总监陈明辉回应称:"我们严格执行《跨境烟草制品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不同地区的税率差异会导致终端价差。"但翻阅海关总署2024年第45号公告可见,进境旅客免税购物额度中的烟草制品仍维持5000元限额,这与当前市场现状形成鲜明对比。
在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仿制该产品NFC芯片的灰色产业悄然兴起。3月30日查获的制假窝点中,仿冒芯片的读取界面与正品相似度达90%,仅紫外线照射下才能发现微缩文字缺失。烟草稽查人员透露:"这是近五年查获的技术含量最高的假烟包装,消费者需通过12313举报平台核对20位防伪码。"
令人意外的是,高价并未影响消费热情。澳门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两月入境旅客购买的烟草制品中,该产品占比达38%。北京协和医学院最新研究却指出,沉香燃烧产生的莰烯类物质浓度超标1.5倍,呼吸科专家警告:"长期吸入可能诱发过敏性肺炎,特别是哮喘患者需谨慎接触。"
截至发稿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已启动专项调研,重点核查是否存在渠道商囤积居奇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则建议,购买时应索要注明原料占比的《跨境商品品质证书》,并通过"中国烟草市场"官网验证经销商资质。这场由一盒香烟引发的价格迷局,仍在持续发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