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烟草专卖局8月1日紧急发布《卷烟产品价格管理规范》,针对近期市场热议的"云烟印象价目表大全"乱象展开专项整治。截至8月3日,全国已有23个省份同步查处违规定价案件47起,涉及虚假标价、捆绑销售等违法行为,涉案金额超1200万元。这场席卷烟草流通领域的整顿风暴,揭开了部分商家利用信息不对称牟取暴利的灰色产业链。
明眼人都发现,电商平台涌现大量标注"云烟印象全系价格表"的导购信息。记者实测发现,某二手交易平台商家宣称提供2024年最新价目,实际报价却比云南中烟官方渠道高出38%。"这些所谓大全实质是价格操纵工具。"中国价格协会烟草行业分会秘书长周振华向本报透露,违法分子通过伪造加盖公章的价目表,诱导消费者接受虚高定价。
无独有偶,湖南长沙警方8月2日破获的非法经营案中,查获的3.2万份伪造价目表均印有"云烟印象专用"字样。办案民警展示的证物显示,犯罪团伙通过修改2019年历史价目数据,制造产品紧缺假象。更触目惊心的是,部分商家将假冒卷烟混入正规包装,利用价目表作为"护身符"实施欺诈。
面对市场乱象,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8月3日零点紧急上线官方价格查询系统。该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消费者扫描卷烟盒内二维码即可获取实时基准价,系统每小时更新全国3.6万个零售终端的实际售价。不过有烟酒店经营者反映,个别地区仍存在"阴阳价目"现象,柜台展示价与结算价相差达25%。
这场价格保卫战背后,折射出怎样的行业痛点?清华大学市场营销研究所副所长王立群分析,云烟印象系列作为高端产品,其价格体系本就存在地域差异。违法分子利用消费者对官方指导价的认知盲区,通过篡改、拼接不同区域价目表实施诈骗。检测发现部分伪造价目表使用的防伪水印竟与真品高度相似。
为破除信息壁垒,全国卷烟价格监测平台日前完成升级改造。该平台技术负责人介绍,新系统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从生产到零售的全链条价格追溯。与此同时,微信8月1日起对传播虚假价目表的账号实施分级管控,累计已处置违规公众号136个。这些技术手段能否遏制价格乱象?业内人士指出,关键要看线下监管能否同步跟进。
在昆明从事烟酒零售二十年的张老板向记者坦言:"正规渠道拿货的云烟印象软礼,毛利率不到8%。"这就不难理解为何部分商家铤而走险。法律界人士提醒,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哄抬物价最高可处500万元罚款,消费者若遇价格欺诈,可保留证据向12315平台投诉。
随着专项整治深入,云南省已建立全国首个省级烟草价格智控中心。该中心8月4日披露的数据显示,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云烟印象系列的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已从15%收窄至5%以内。这场关乎市场秩序与消费者权益的攻坚战,正在烟草行业掀起数字化监管的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