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立伟)2025年3月31日下午4时,云南红塔烟草集团官网突发更新,玉溪系列全规格香烟价格表以加密文档形式短暂泄露,经技术恢复后完整呈现市场。数据显示,高端产品玉溪(境界中支)单盒建议零售价突破200元大关,而经典款玉溪(软)仍维持23元基准价,两者价差拉大至8.7倍。这份尚未正式发布的价目表为何提前曝光?背后是否暗藏行业变局?
明眼人都发现,昆明国际机场免税店内,玉溪(华叶)标价牌已从180元悄然更换为195元,与泄露数据中的“建议零售价198元”仅差3元。红塔集团市场部负责人回应称:“部分终端存在价格预调整行为,但最终定价以官方公告为准。”这与此前国家烟草专卖局“严禁提前调价”的规定明显相悖,消费者质疑:“难道烟价也能搞‘内部消息’?”
“原料成本飙升倒逼价格重构。”烟草行业分析师张明远对比近三年数据指出,玉溪(清香世家)从45元涨至52元,与其采用的津巴布韦烟叶进口价上涨22%直接相关。红塔集团生产总监李国雄透露,2024年单箱卷烟原料成本同比增加380元,高端产品线不得不通过提价消化压力。但蹊跷的是,玉溪(软)等基础款价格纹丝不动,被解读为“保市场份额的战略选择”。
无独有偶,电商平台涌现大量“期货”交易帖,标注“2025年6月到货”的玉溪(初心)预售价较现价低15元。记者以批发商身份咨询,某店主神秘兮兮地表示:“这是按新价目表提前锁价,但得付全款。”这种操作模式引发法律界关注,市场监管总局工作人员提醒:“卷烟属国家定价商品,任何形式的期货交易均属违法。”
这场价格风波牵出地域差价顽疾。记者在重庆、上海、广州三地暗访发现,玉溪(硬和谐)存在5-8元不等的价差。红塔集团物流追踪系统显示,三地产品均产自玉溪卷烟厂同一批次。运输成本专家王建军算了一笔账:“从云南到三地的物流价差每盒不超过0.3元,显然终端加价另有隐情。”对此现象,中国消费者协会已启动跨区域价格巡查。
法律层面的争议随之升温。泄露价目表中,玉溪(翡翠)标注“含3元生态保护附加费”,但未列明具体用途。环保组织“绿野”负责人追问:“这笔钱是进了财政专户,还是变成企业环保业绩?”红塔集团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显示,生态保护投入同比减少12%,与附加费收入增长18%形成刺眼对比。
消费者的反应呈现戏剧性分化。在成都春熙路烟酒店,老板老张指着玉溪(硬人參)的价签苦笑:“从98元涨到108元,老主顾们转身就去买同等价位的云烟(大重九)。”数据显示,玉溪系列在100-150元价位段的市场份额,已从2024年的34%下滑至28%。与此形成反差的是,玉溪(细支初心)因维持25元售价,单周销量暴涨67%,店员感叹:“现在卖烟就像炒股,得时刻盯着价格波动。”
截至发稿前,记者在红塔集团总部拍到,工作人员正紧急撤换公告栏内的价格文件。门口聚集的烟贩窃窃私语:“听说要砍掉5个滞销规格,腾出产能保利润款。”对于泄露事件,云南省烟草专卖局质检处处长周敏严正声明:“任何未经审批的价格信息均属无效,消费者请认准防伪标识。”这场由一串数字引发的行业地震,正考验着中国烟草价格体系的透明度与公信力。(完)
信息溯源
: 云南红塔集团2024年原料采购报告
: 国家烟草专卖局价格监管平台实时数据
: 2025年进口烟叶关税调整通知
: 中国烟草流通协会市场监测月报(2025年3月)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明码标价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