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政策落地,全国烟斗批发市场迎来近五年最剧烈调整。据2023年10月18日发布的行业监测报告显示,广东、云南等六大传统集散地中,已有四地启动经营资质重审工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持有《新型烟草制品批发许可证》的商户正以日均30家的速度增长,而未获资质的从业者则面临清退压力。
“规范化管理将加速行业洗牌”,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周明华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明眼人都发现,自10月1日起施行的《烟草制品流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从事烟斗相关产品批发的企业,必须配备专业仓储设施并通过消防验收。广州芳村茶叶城转型而来的烟斗集散中心内,商户李伟指着新安装的恒温恒湿设备坦言:“这套系统投入就超80万,但没它就拿不到许可证。”
无独有偶,在有着“亚洲最大烟斗市场”之称的昆明雄达商贸城,近三成铺面已更换经营者。市场管理方提供的登记簿显示,10月前两周新入驻商户中,63%拥有烟草行业从业背景。“现在采购商开口就问有没有溯源码”,经营缅甸烟斗木料的批发商王建国向记者展示着新启用的区块链溯源系统,每批货物的种植地、加工时间均可实时查询。
这场变革正在改变传统交易模式。沈阳道义烟草物流园的最新数据显示,采用线上竞价系统的交易占比从年初的12%猛增至45%,而曾经占主导地位的现金现货交易则缩减至28%。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转型案例引发热议,当地将3000平方米的烟斗专区改造为跨境直播基地,通过TikTok等平台向欧美客商批发高端手工烟斗。
“消费者不必担心供应短缺”,全国烟草流通协会秘书长吴敏在行业峰会上表示。尽管部分区域市场出现短期波动,但云南西双版纳、黑龙江绥芬河两大新兴集散地的库存总量已达历史峰值。在哈尔滨对俄贸易区,满载着俄罗斯白桦木烟斗的货车排成长龙,海关人员正加急办理通关手续。有采购商透露,中高端烟斗的批发价较上月下降5%-8%,但低端产品因环保标准提升反而涨价12%。
面对这场行业地震,深耕二十年的老牌批发商张德昌显得从容:“我们三年前就开始布局海外仓,现在加拿大温哥华的保税仓里存着8万支烟斗。”这种前瞻性布局正在获得回报,其公司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跨境批发业务同比增长210%。不过中小商户的焦虑情绪仍在蔓延,郑州百荣世贸商城的管理人员证实,近期约有15%的商户咨询转租或合作经营事宜。
随着“双十一”采购旺季临近,山东临沂物流园已开通烟斗产品专线,日均发货量突破5万件。“合规化经营是大势所趋”,京东零售事业部烟草品类负责人向记者展示的备战方案中,特别标注着“仅限持证商户参与平台促销”。这场席卷全国的行业变革,正在重构从原料采购到终端销售的完整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