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全国多地消费者发现标价百元的牡丹香烟在网络渠道流通。这款上海烟草集团定价13元/包的经典产品,为何突然出现"身价暴涨七倍"的离奇现象?本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部分烟酒店利用消费者对特殊编码的收藏心理,将印有"333""1919"等编号的牡丹香烟炒至百元高价,其包装图片更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在杭州武林路烟草专卖店,手持百元求购牡丹香烟的张先生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商品图。图片中烟盒侧面的金色牡丹图案泛着金属光泽,"1919"钢印与百年纪念标识清晰可见。业内人士透露,所谓限量版实为常规生产线产品,经销商通过囤货制造稀缺假象,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三月下旬牡丹香烟搜索量同比激增380%。
明眼人都发现,这些溢价香烟的真伪鉴定存在技术难点。上海烟草质检中心工程师王建军现场演示:真品烟盒采用动态全息防伪技术,倾斜45度可见花瓣绽放特效,而仿制品仅呈现静态反光。更关键的是,正规渠道销售的条盒均配备税控二维码,消费者用"中国烟草"APP扫描即可验证流通信息。
无独有偶,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出现整条未拆封的"牡丹333"叫价2800元。收藏界人士李慕白坦言:"编号炒作背离了烟草收藏本质。"记者注意到,2025版牡丹香烟滤嘴升级三重活性炭结构,焦油量控制在8mg/支,这与二十年前的老版产品存在本质区别。真正具备收藏价值的应是1993年以前生产的铁盒牡丹,而非当前流通的普通版本。
面对市场乱象,江苏省消保委3月30日发布消费警示:百元牡丹香烟九成为二次包装产品。工作人员随机购买的12份样本中,10份检测出油墨重金属超标,其中3份烟丝掺杂再造叶。某短视频平台主播演示的"梅子香味鉴别法"已被证实不具备科学性——造假者使用香精喷雾即可仿制类似气味。
"原来是这样!"在宁波经营烟酒行二十年的陈老板向记者展示账本记录:正规牡丹软包批发价始终稳定在117-124元/条区间。那些声称"特殊渠道"的商家,往往将真烟条盒与假烟烟支组合销售。更隐蔽的手段是在真烟条盒内混入高仿烟包,消费者仅看外包装图片难以识别。
截至发稿时,上海烟草集团发布声明强调:从未生产过百元规格牡丹香烟,所有特殊编号产品均执行统一定价政策。集团打假办已联合多地市场监管部门,查处七处非法加工窝点,查获假冒牡丹香烟2300余条。消费者若发现价格异常产品,可拨打400-636-3222防伪专线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