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上午9时,合肥市烟草专卖局稽查科接到第23起消费者实名举报,市民李先生手持两盒同规格石斛爆珠香烟向媒体展示:在社区便利店购入的黄山徽商新视界细支标价95元,而高铁站免税店同款竟达128元。这起看似寻常的价格投诉,意外牵出横跨六省的价格体系乱象,明眼人都发现单盒价差突破33%的异常波动已引发行业震荡。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面对消费者质疑,安徽中烟营销中心总监陈昊在午间新闻发布会回应,公司建议零售价100元的石斛爆珠细支确存在区域浮动机制。但苏州某连锁商超采购经理向本报透露,部分经销商通过"拆条倒货"规避监管,导致南京市场出现88元抛售价,而石家庄个别烟酒店竟标高至135元。无独有偶,黄山风景区特许经营店将同款产品附加18%"文旅服务费"的操作,已被证实违反《烟草专卖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
在技术防伪层面,这款宣称采用"微胶囊缓释"专利的爆珠产品正遭遇严峻挑战。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家现场演示:正品滤嘴切口8mm处的爆珠定位特征,已被造假者精准复刻,唯有通过红外光谱检测石斛多糖含量方能辨别真伪。更令人担忧的是,市面流通的百元以下产品中,超四成混入陈皮香精替代霍山米斛提取物,这种偷梁换柱手法使消费者权益严重受损。
价差迷雾背后,暗藏复杂的利益链条。某省级烟草物流公司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从合肥发往沈阳的每条香烟,因区域运输成本差异就产生9.6元价差,叠加东北地区冬季仓储费用激增,最终导致终端价格悬殊。耐人寻味的是,"串货黄牛"利用省际稽查时间差,将安徽本地380元/条的批发价产品加价27%倒卖至管控严格地区,这种灰色交易使市场价格秩序雪上加霜。
面对乱象,国家烟草专卖局于今日午间启动"清风行动",重点整治跨区域窜货及假冒伪劣行为。稽查人员特别提醒,购买整条香烟时应现场查验条盒钢印,前六位数字需与《全国行政区划代码表》完全对应。安徽中烟同步升级防伪体系,新版包装采用动态全息技术,在特定角度可观测到徽派建筑纹样的渐变效果,这项技术突破使防伪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9.3%。
在这场价格迷局中,普通消费者如何维护权益?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王颖建议,可通过"全国烟草价格透明化平台"实时比对,该平台每小时更新超50万条终端数据。健康专家则发出警示:部分商家鼓吹的"石斛润肺"功效缺乏临床验证,检测显示爆珠破裂后PM1.0颗粒物浓度骤增22%,这提醒公众理性看待新型烟草制品。
截至发稿前,记者在杭州万象城烟草专柜目睹,标价105元的石斛爆珠细支已加贴"三重防伪"标识,专柜配备的显微鉴别仪可实时显示烟丝纤维结构。这场由价格差异引发的行业地震,正倒逼整个产业链加速数字化进程,而构建长效监管机制,仍需生产企业、分销渠道与消费者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