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记者现场直击发现,平台首页设有醒目的“三码合一”防伪查询窗口,消费者扫码即可获取生产批次、物流轨迹和质检报告。中国烟草专卖局信息中心主任王立军向记者演示时强调:“每包卷烟都将生成独立数字身份证,有效遏制非法流通。”
明眼人都发现,此次改革剑指假烟治理顽疾。平台运营首日数据显示,仅6小时便拦截异常订单327单,其中42单涉及疑似假冒编码。烟草行业专家张明华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电子围栏技术能自动识别未成年人及跨区购买行为,较传统监管效率提升17倍。”
无独有偶,浙江杭州某便利店经营者李建国向记者展示手机端操作界面时感叹:“原来是这样!系统自动推送附近消费者的偏好数据,我们的备货精准度提高了三成。”不过也有消费者提出疑问:线上购买是否需要额外支付配送费用?平台客服明确回应,目前暂由持证商户负责履约,运费标准遵循各地物价规定。
该平台同步上线了适老化版本,60岁以上用户可享受语音导航和代下单服务。家住上海静安区的陈美芳老人现场体验后表示:“界面比我想象的简单,点三下就能完成支付。”但业内人士也提醒,为防止系统过载,现阶段每人每日限购2条卷烟。
这波改革浪潮背后有何深意?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负责人透露,平台嵌入了实时监测模块,可动态分析全国消费趋势。云南某烟叶种植合作社负责人赵志强兴奋地告诉记者:“根据平台反馈的香型热度数据,我们及时调整了今年的种植结构。”
面对部分网友关于隐私保护的担忧,平台技术团队负责人刘振宇拿出检测报告解释:“所有数据均经国密算法加密处理,且存储服务器设在境内。”记者在安全测试实验室看到,系统成功抵御了每秒3.2万次的高强度网络攻击。
眼下,广东、四川等地的试点商户已开始使用智能仓储功能。深圳福田区某烟酒店铺的电子台账显示,借助平台的智能补货系统,库存周转周期从23天缩短至16天。中国烟草学会理事周文彬评价道:“这不仅是销售渠道变革,更是整个供应链的重构。”
随着平台二期工程提上日程,关于电子烟纳入监管体系的讨论再度升温。知情人士透露,相关技术接口已完成压力测试,预计年内可实现电子烟产品的全链路追溯。这场牵动万亿市场的数字化变革,正在重塑中国烟草行业的未来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