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调查!玫瑰细支烟价格波动「雾里看花」

香烟资讯 10℃

(本报记者 王晓阳)9月15日上午10时,北京市朝阳区烟草专卖局针对近期热议的玫瑰细支烟价格异常波动现象,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展开专项排查。据本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这款标价通常在22-25元区间的女士香烟,在部分零售终端出现单盒28-35元的非常规定价,引发消费者集体投诉。业内人士指出,中秋国庆双节前烟草供需失衡或是主因,但具体价格传导机制仍待官方核查。

"这盒烟上周买还是23元,今天突然涨到30元!"在CBD某连锁便利店,白领张女士向记者展示付款记录时难掩惊讶。明眼人都发现,这种标称焦油量8mg的细支卷烟,其价格波动已打破常规商品3%-5%的合理浮动区间。中国烟草学会副秘书长李明浩透露,当前全国细支烟产能较去年同期下降12%,但消费需求却逆势增长18%,结构性矛盾正在加剧市场异动。

无独有偶,上海陆家嘴金融区的自动售货机运营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某智能零售平台系统显示,9月1日至今玫瑰细支烟的补货频次较8月激增230%,单日最高售罄时间从晚8点提前至下午3点。该品牌并未出现在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公布的调价目录中。当被问及是否存在人为囤积时,北京市烟草质检中心技术员周涛向记者强调:"正规渠道流通卷烟均带有可追溯的物流编码,消费者可通过'中国烟草追溯'公众号查验真伪。"

最新调查!玫瑰细支烟价格波动「雾里看花」

正当市场热议之际,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官网发布声明,确认玫瑰系列产品生产线保持满负荷运转,日均产量稳定在12000标准箱。这份加盖公章的公告特别说明,所有出厂产品均严格执行全国统一批发价,建议消费者遭遇价格异常时拨打12313烟草监管热线举报。不过,广州某连锁超市采购主管向记者透露,他们接到的9月玫瑰细支烟配额确实减少了40%,"现在每配送10箱普通卷烟才能搭配1箱细支烟"。

面对愈演愈烈的市场争议,财经评论员王立新在《每日经济观察》专栏中算了一笔细账:若按现行增值税率测算,单盒卷烟流通环节理论毛利空间不应超过4.7元。但现实中的价差已突破这个临界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一位要求匿名的省级烟草公司渠道经理向本报透露,部分零售商可能利用"拆条零售"的漏洞牟利——将整条卷烟拆散后单盒溢价销售,这种游走于监管边缘的操作手法正在形成灰色产业链。

截至发稿前,记者在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已搜索不到相关产品,但微信生态内仍存在隐蔽交易。某微商在朋友圈发布的"闪电代购"信息显示,单盒玫瑰细支烟报价达38元且需三盒起售。对此,市场监管总局网监司负责人在接受电话采访时明确表示,任何形式的线上烟草交易均属违法,今年已查处相关案件217起。消费者权益保护专家提醒,高价购烟不仅存在资金风险,更可能买到篡改保质期的陈货。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课题组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细支烟消费者中女性占比已达63%,其中25-35岁群体贡献了57%的销量。这种结构性变化正在重塑烟草市场格局,但也给价格监管带来新挑战。当记者追问事件后续进展时,国家烟草专卖局新闻发言人仅回应"正在依法依规处理",建议公众以官方通报为准。

此刻,王府井步行街的烟草直营店里,价签上的数字依旧定格在22.5元。店员小李指着墙上醒目的"价格举报二维码"说:"我们所有商品都联网国家烟草价格监测系统,每笔交易数据实时上传。"或许这道数字化防线,正是破解当前乱象的关键所在。

最新调查!玫瑰细支烟价格波动「雾里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