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2023年9月25日上午9时,长沙市消费者委员会联合市烟草专卖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湖南长沙烟草消费指南(2023秋季版)》,该文件系统梳理湖南长沙有什么烟的核心品牌、价格区间及文化特色,覆盖全市4200余家烟草零售终端。这份涵盖白沙、芙蓉王、和天下等12个本土品牌及27款特色产品的指南,因新增“文旅联名款”认证标准引发热议,截至当日18时,“长沙政务通”平台相关文件下载量突破15万次,客服热线接入量达日常5倍。
明眼人都发现,白沙品牌占据指南42%的版面,其新推出的“岳麓书院”纪念版香烟将朱子语录烫印于烟盒内侧。市文旅局产业促进处处长张伟解释,认证标准包含“地域文化元素占比”“非遗工艺融合度”等指标,“所有产品需通过第三方文化价值评估”。但在黄兴路步行街某特产店,北京游客赵女士举着未获认证的“橘子洲头”礼盒追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包装上明明有长沙地标,为什么不算文旅联名款?”
原来是这样:未纳入指南的产品禁止使用“城市名片”标识。业内人士透露,部分企业通过印制湘绣纹样或毛体书法等元素打擦边球,这类产品约占市场流通量的三成。湖南师范大学文化产业教授周敏指出,“动态认证机制”每年淘汰15%文化契合度不足的产品,倒逼企业创新,如芙蓉王最新“铜官窑青釉系列”在滤嘴设计上复刻唐代窑变釉色,预售三天即告罄。
无独有偶,岳麓区三家便利店因违规混销认证与非认证产品被群众举报。市场监管人员现场核查发现,某店铺将省外生产的“湘江夜话”系列与本土认证品牌并列摆放,价签统一标注“长沙特色”。市监部门负责人宣布,自10月1日起开展“金秋护牌”行动,重点整治“误导性陈列”和“文化概念滥用”,违规商户最高面临年销售额三倍罚款。消费者扫描烟盒上的“星城印记”二维码,可实时调取产品认证档案。
指南首次设立“城市伴手礼”专项分类,宁乡古法烟丝、浏阳竹制烟斗等8款非遗衍生品入选。在太平老街裕顺祥老字号门店,第六代传人向记者展示需窖藏两年的烟丝,“中秋国庆订单排到11月,最远一单寄往加拿大温哥华”。不过有零售商反映,部分非遗产品日均供货不足百件,“黄牛加价转卖现象严重,建议开通官方预售通道”。
针对“电子烟抢占年轻市场”的担忧,指南披露的数据显示,25-35岁群体购买认证品牌占比从2020年的18%攀升至35%。五一广场免税店负责人透露,“和天下·星城之光”金属礼盒装销量同比暴涨60%,“年轻客户认为这类设计兼具收藏价值与文化认同”。这一趋势引发公共卫生专家关注,湖南省疾控中心控烟办主任李晓红提醒:“过度强调文化属性可能弱化健康警示,需在包装醒目位置保留警示图文。”
随着国庆长假临近,长沙黄花机场海关数据显示,9月以来携带认证品牌卷烟出境旅客同比增长45%,单日查获超量携带案例最高达18起。法律界人士特别强调,出入境携带卷烟不得超过50支,整条包装需保留完税凭证。某旅行社领队坦言,每天需反复解释“为什么免税店买的烟也不能多带”,部分游客甚至要求现场拆封分散携带。
截至9月26日中午,全市87%的零售终端完成认证标识更新。市烟草质检中心开通的“云鉴真”平台显示,超五成查询聚焦“如何辨别文旅联名款真伪”。消费者上传烟盒侧面的激光防伪区照片,三分钟内即可获得AI比对报告。这场牵动文旅消费升级的品牌认证行动,正在为“网红长沙”锻造更具辨识度的城市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