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凌晨,一则标注"中支中华65元一包"的香烟实物照片在长三角地区社交平台疯传,引发消费者对烟草价格体系的广泛讨论。记者核实发现,该照片拍摄于江苏省某连锁便利店,画面显示银色包装的中支中华香烟价签标注"建议零售价50元/包",实际售价却用红色记号笔修改为65元,背景货架上同品牌其他系列产品均未出现溢价现象。
明眼人都发现,这与国家烟草专卖局今年3月重申的"卷烟零售指导价刚性执行"要求明显相悖。据江苏省烟草专卖局官网显示,涉事门店具有正规烟草专卖资质,其负责人接受电话采访时解释:"近期中支中华到货量不足,临时调价是为缓解供需矛盾。"这种说法随即遭到消费者质疑——社交媒体上多位杭州网友晒出同款香烟50元购买的付款记录,评论区涌现"坐地起价""变相垄断"等争议声。
中国烟草总公司官网7月20日刚发布《关于规范暑期卷烟市场秩序的通知》,特别强调"不得以任何形式突破零售指导价"。从事烟草零售十余年的王姓店主向记者透露:"中支中华作为细支烟里的畅销款,确实存在区域间流通管控,但如此大幅溢价实属反常。"据其掌握的行业动态,上海部分烟酒店本周已接到口头通知,要求自查价格执行情况。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记者实地走访南京新街口商圈发现,三家挂着"烟草专卖"标识的店铺中,仅有一家按65元标价出售中支中华。当被问及调价依据时,店员先是声称"厂家直供成本上涨",后又改口"系统操作失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隔两条街的超市烟柜仍维持50元售价,收银员坦言:"我们每天限量供应20包,上午就卖完了。"
无独有偶,浙江省物价监测中心数据显示,6月以来该省中支中华市场流通量同比下降34%,但官方批发价格始终保持稳定。经济学教授李振华分析指出:"若照片反映的情况属实,可能涉及局部市场供需失衡被恶意利用,也不排除个别商家制造稀缺假象。"其团队研究发现,细支烟消费群体对价格敏感度较传统香烟低22%,这或许解释了为何溢价现象首先出现在该品类。
针对网络流传的"烟草公司默许涨价"猜测,国家烟草专卖局新闻科工作人员回应称:"已启动专项核查程序,将于三个工作日内公布调查结果。"法律界人士提醒,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超出政府定价销售商品最高可处违法所得5倍罚款。不过有消费者向记者反映,拨打12315投诉时遭遇"烟草定价属特殊监管领域"的答复,维权渠道畅通度存疑。
截至发稿前,最初发布照片的微博账号已删除相关内容,页面显示"该内容不存在"。记者尝试联系拍摄者未获回复,而涉事便利店外围监控显示,22日上午有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进入店铺查验证照。这场由一包香烟引发的价格争议,正从消费领域蔓延至公权力监督层面,其后续发展或许将揭示我国烟草专卖体系在市场化改革中的深层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