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一条的大重九香烟,究竟是历史珍藏还是天价泡沫?

香烟资讯 17℃

"这条烟比黄金还金贵,您要不要闻闻?"北京保利春拍预展现场,戴白手套的拍卖师小心翼翼托着个雕花木盒。盒里躺着十条印着"大重九91"字样的香烟,起拍价直接飙到12万。这场景要是让当年创立品牌的庾晋候瞧见,估计得把旱烟杆惊掉——他1922年创牌时,重九烟可是按斤称着卖的便宜货。

一包烟换辆二手车

上个月在昆明老街,我亲眼见着个穿唐装的老爷子,用三条"大重九9+1"换了辆二手奥迪A4。车贩子边签协议边嘀咕:"要不是老爷子非要凑齐三十三包'烟王'给孙子做本命年礼物,这买卖真不敢接"。您没听错,这种每条被炒到上万元的香烟,每盒里藏着根金灿灿的"烟王",烟嘴镶着五角星镂空,抽的不是烟是排面。

这事得从去年中秋说起。浙江某商会搞"烟王争霸赛",有位温州老板把"大重九91"的烟王凑成"九龙戏珠"摆件,直接上了热搜。自打那以后,带独立编号的"大师手作版"身价打着滚翻,2018年的侧开式礼盒在二手平台挂到3800块,比原价翻了三倍还不止。您说这是怀旧?要我说,跟大爷大妈抢茅台一个理儿——都是怕错过下一个"液体黄金"。

从军需物资到镶钻烟盒

翻翻昆明卷烟厂的老账本,1943年的入库单上明明白白记着:飞虎队特供"重九"香烟500箱,抵得上半个团的军饷。那会儿飞行员揣着烟上飞机,图的是烟盒上菊花图案能解乡愁。谁能想到八十年后,同样的菊花纹被镶上碎钻,躺在苏富比的玻璃柜里开展。

烟草圈的老炮儿都记得,2001年那批"大重九蓝盾出口版",烟盒镀着24K金,现在黑市叫价五万都难求一盒。更绝的是去年曝光的"廓尔喀黑龙",木盒里衬着骆驼骨雕,一根烟够普通人家半年菜钱。不过要说最唬人的,还得数那款没量产的"重九起义纪念版",烟丝里掺着普洱茶膏,说是能抽出蔡锷将军的英气。

流水线上的历史课

在玉溪卷烟厂新车间,95后技术员小王给我看了件稀罕物——1922年的烟叶配比表,宣纸上毛笔字都洇开了。"您瞅这'金叶取中段,日晒不过三刻',搁现在得用光谱分析仪捣鼓半个月"。他们去年复原的"民国味"特别版,烟丝要在橡木桶里醒足七年,跟拉菲红酒一个待遇。

可老师傅们不买账。在老厂区的手工作坊,李建国师傅选烟叶跟鉴宝似的:"机器切的烟丝太齐整,没那股子糙劲儿。当年起义军揣兜里的烟,可都是带着草腥味的"。他手里那批手工卷的"大重九",得提前半年预订,烟支上的褶皱都是特意留的,美其名曰"历史质感"。

天价烟背后的罗生门

卫健委去年发布的报告够吓人——抽百元烟的人平均寿命反而比抽便宜烟短两年。呼吸科大夫老张说得更直白:"再贵的烟焦油量也超标,您当镶个金滤嘴就能成仙?" 这话在知乎上炸了锅,有个神回复获赞十万:"批判天价烟我举双手赞成,但别把老字号一棍子打死,好歹让人家博物馆留几条当文物"。

烟草专卖局的人倒是淡定,给我看了份内部数据:百元档香烟销量年增15%,但"大重九"的曲线跟别人不一样——清明跌重阳涨,跟烧纸一个节奏。民俗专家王教授撇嘴:"现在小年轻哪懂重九起义,纯粹是'九月九酿新酒'的彩头催的"。

小编在拍卖会蹲守三天,发现个怪现象:举牌抢"大重九91"的全是穿潮牌的年轻人。问他们图啥,答案五花八门——"集齐九盒召唤神龙""抖音直播拆盲盒",还有个戴克罗心戒指的小伙直言:"我就好这口历史味儿,比炒鞋有文化"。转头看他账号,好家伙,二十万粉丝等着看"万元烟王燃烧的金钱味道"。

烟圈在空中慢慢散开,恍惚间好像看见庾晋候老爷子在摇头。他当年创牌是为纪念辛亥革命,如今这烟成了身份象征,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柜台里金灿灿的烟盒泛着冷光,旁边"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语,小得跟蚊子腿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