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在2024年7月开展的"清网行动"中,查处某电商平台涉嫌违规销售卷烟案件引发广泛关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记者调查发现,当前仍有部分网络商家通过暗语交易、跨平台导流等方式规避监管,试图在线上违法销售烟草制品。
明眼人都发现,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任何公民、法人不得通过信息网络销售烟草专卖品",但仍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咨询"哪里能网购香烟"。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专家王建军在接受采访时强调:"网络渠道不具备烟草制品经营资质,相关交易涉嫌多重违法。"其所在团队今年已检测出23批次网购香烟存在质量瑕疵,部分产品焦油量超标达国家标准2.8倍。
无独有偶,某知名快递企业区域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今年第二季度查获的违规寄递烟草包裹数量同比上升17%,这些包裹多采用"茶叶""电子配件"等虚假品名申报。业内人士表示,新型分装式运输手段给监管带来更大挑战——违法分子将整条香烟拆分为单包装,通过多个快递单号分散寄送。对此,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最新通报显示,7月15日专项行动已查扣违法卷烟1.2万条,涉案金额逾380万元。
当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某平台标注"戒烟神器"的商户时,客服先是发送"货到付款""支持验货"等承诺,随后又改口称"系统故障暂时缺货"。这种自相矛盾的说辞,暴露出网络售烟行为的隐蔽性与风险性。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24上半年投诉数据显示,涉及网购烟草的维权案件超460起,其中78%消费者遭遇付款后拒不发货的骗局。
原来是这样——法律界人士指出,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北京市朝阳区法院今年6月宣判的某微商网络售烟案中,被告人因非法获利31万元获刑三年,这一典型案例为心存侥幸者敲响警钟。
部分境外网站正利用监管盲区开展跨境售烟活动。记者在某搜索引擎输入"网购香烟"关键词,前五位结果中竟有两个链接导向标注"免税正品"的海外购页面。海关总署缉私局工作人员提醒,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四条规定,个人邮寄卷烟不得超过2条(400支),否则将依法予以没收。
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售烟乱象,国家烟草专卖局于7月20日升级电子围栏监测系统,新增语义识别和物流追踪两大功能模块。该系统可实时扫描全网23个主要电商平台的商品信息,精准识别"代购口粮""香火配件"等87种新型涉烟暗语。这场攻防战将如何演变?或许正如某省级烟草稽查大队队长所言:"在技术手段迭代与法律震慑强化的双重作用下,网络空间的烟草交易生存空间必将愈发狭窄。"
截至发稿前,记者登录淘宝、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检索发现,"香烟"关键词已实现100%屏蔽,但个别商家仍在商品详情页使用"香火套装""解压棒"等替代词汇进行暗示。对此,平台方回应称已启动专项治理,承诺在48小时内完成全量违规商品下架。这场关乎公共健康与市场秩序的较量,仍在持续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