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上午9时,北京市朝阳区烟草专卖局发布最新市场监测数据,大前门系列香烟终端零售价出现区域性波动。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国民烟草品牌,大前门(软)单包售价在北京核心商圈便利店已达11元,较上月同期增长12%,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记者走访王府井、国贸等多个商圈发现,部分烟酒专卖店将硬盒款标价推高至20元,引发消费者热议。
"价格浮动主要受供应链调整影响。"北京市烟草流通协会秘书长李明远向记者透露,3月下旬实施的《烟草制品价格管理办法》要求低端产品年涨幅不超过8%,但物流成本上涨和原料采购价攀升形成双重压力。明眼人都发现,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自助售烟机显示,大前门(软)实时售价已突破10元心理关口,较去年同期的7.5元涨幅达33%。
无独有偶,朝阳区某连锁便利店负责人展示的进货单显示,大前门硬盒批发价较年初每箱上涨120元。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分析师王建业指出,这种市场异动与品牌战略转型密切相关:"大前门正从传统低端产品向'平价精品'过渡,包装升级和防伪技术迭代推高了运营成本。"海淀区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近日接到多起关于价格虚高的投诉,部分商家涉嫌利用"怀旧情怀"进行溢价销售。
面对市场波动,上海烟草集团北京分公司负责人回应称,核心产品严格执行政府指导价。记者在丰台区某国营烟草店看到,大前门(软)仍保持3元基准价,但该店实行限购政策,每人每日限购两包。这种"双轨制"价格体系引发业界讨论,有烟民直言:"想买到平价烟得碰运气,往往要多跑几家店。"
"价格差异本质是市场供需再平衡。"中国人民大学消费经济研究中心张教授分析,大前门系列在北京年销售量约350万箱,其中80%通过非国营渠道流通。随着区块链溯源技术的全面铺开,每包香烟的流通环节从过去的6-8级缩减至3级,但新技术应用带来的成本分摊尚未完成。正在西单选购香烟的赵先生感叹:"现在买包烟得像炒股,不同时段价格都可能变化。"
据北京市价格监测中心数据显示,大前门各系列产品价差最高达566%。在昌平区回龙观社区,店主王女士向记者展示的价目表显示:软包经典款8.5元、硬盒简装版12元、短支纪念款22元。这种分级定价策略被业内视为应对消费税改革的适应性调整,却也考验着市场监管的智慧。
当记者追问价格走势时,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谨慎乐观。中国商业联合会烟草专委会专家透露,4月中旬将启动跨省价格联动机制,重点监控京津冀地区价格异常波动。随着夏季消费旺季临近,大前门系列能否延续"平价神话",仍需观察政策执行力度与市场调节的博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