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雪峰)2025年3月31日上午10时,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最新市场数据显示,长白山香烟系列产品全国季度销量突破58万箱,同比增长12.7%,其中高端产品线增速达21.3%。这一数据发布于长春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东北亚烟草产业论坛"期间,中国烟草协会、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权威机构代表现场见证,标志着该品牌在健康消费趋势下实现逆势增长。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在沈阳某烟草专卖店选购的消费者李伟道出市场心声:"现在15元档香烟选择困难症越来越严重。"据第三方监测平台《烟草洞察》显示,长白山(777)细支烟过去三个月复购率高达63%,远超同类竞品。中国烟草协会专家张立军分析称:"低焦油技术与地域风味的结合,使其在健康需求与口感偏好间找到精准平衡点。"
明眼人都发现,此次销量增长与新品战略密不可分。长白山沉香系列通过专利"三段式沉香渗透"工艺,将焦油量控制在8mg的同时保留木香调性,单月销售额突破1.2亿元。无独有偶,在哈尔滨中央大街某旗舰店,刚购入两条"高山流水"纪念款的收藏家赵先生表示:"这种融入冷泉浸润技术的限量款,送礼既显文化又不碰红线。"
市场火热背后,产品迭代速度引发行业关注。长白山(神韵)2025升级版采用冻干、微波双重降焦工艺,烟气柔和度提升40%,但零售价仍保持在22元/包。北京烟草研究院副院长陈明指出:"这种技术普惠化策略,正在改写中端香烟市场的竞争规则。"不过也有消费者担忧,某电商平台用户留言质疑:"包装频繁更新是否造成资源浪费?"
面对市场关切,吉林烟草工业营销总监周伟在媒体沟通会上回应:"今年起所有新品包装均使用可降解材料,单盒生产成本增加0.3元由企业自行消化。"这番表态获得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点赞,被视为烟草行业绿色转型的标杆案例。
原来是这样——在长春物流园区的全自动分拣线上,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了"一物一码"溯源系统。扫描长白山(丹韵)条盒二维码,不仅能显示生产批次、物流轨迹,还能查看烟叶种植地的环境监测数据。这种透明化举措恰与年轻消费群体追求"知情权"的趋势深度契合。
市场火热难免伴随乱象。大连市场监管部门3月29日查获的仿冒案件中,200余条假冒长白山(香魁)香烟因滤嘴接装纸纹理偏差被识破。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正品可通过三处防伪特征鉴别:激光编码、盒盖浮雕及专卖标识荧光反应。
随着"银发经济"崛起,适老化产品成为新增长极。长白山(人参)金装版通过低温烘焙工艺将焦油量降至6mg,添加的人参皂苷成分吸引大量中老年消费者。不过医学专家王建国教授强调:"任何烟草制品都存在健康风险,所谓保健功效需理性看待。"
截至发稿前,京东平台数据显示,长白山系列搜索量环比激增45%,其中15元价位段占比达63%。这场始于东北的地域品牌逆袭,正以"独树一帜"的姿态重塑全国烟草市场格局。正如论坛闭幕式上行业观察家李晓峰所言:"当技术创新遇见文化自信,传统产业也能绽放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