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多地消费者发现,知名卷烟品牌好日子系列产品在零售终端出现价格波动,其2023年新版包装产品图与定价信息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据记者调查,北京朝阳、广州天河等地部分烟酒店铺内,这款建议零售价280元/条的中端香烟实际售价在255元至305元间浮动,而网络流传的所谓"2023防伪升级版"产品图,竟与正品存在细微差异,事件持续发酵引发监管部门介入。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记者在杭州拱墅区某连锁超市看到,标价275元的好日子香烟外包装与官方图库完全一致,但两公里外个体商户售卖的"同款"产品,其侧边烫金工艺却存在肉眼可见的色差。"我们都是从正规渠道进的货。"面对质疑,该商户负责人出示的电子进货单显示采购价为268元/条。而中国烟草总公司2023年行业报告明确显示,该产品省级统一采购成本不低于272元。
明眼人都发现,价格混乱与产品图争议存在关联。在某短视频平台,三条点赞超10万的"好日子2023真假对比"视频中,网友指认的"问题香烟"经扫码验证竟均为正品。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家现场勘验后表示:"视频中所谓假烟特征,实为不同批次生产导致的正常工艺误差。"这种专业解释却未能平息消费者疑虑,反而让事件更显扑朔迷离。
无独有偶,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在"铁拳2023"专项行动中,从浦东某物流点查获的180条好日子香烟,其外包装与正品相似度达97%,但内置芯片信息与数据库不匹配。"这是今年查获的首例高仿芯片卷烟。"办案人员透露,该批产品扫码显示为"正品"系因黑客篡改验证系统所致。业内人士分析,这种新型造假手段或与近期价格异常存在直接关联。
面对愈演愈烈的市场乱象,深圳烟草专卖局率先启动"蓝盾2023"核查行动。记者获取的内部文件显示,已对辖区内427家商户展开突击检查,重点核查"价签与系统记录一致性""包装工艺标准"等关键指标。被抽查店铺中23%存在未备案价格调整行为,其中8家因销售渠道异常被暂停经营资格。
"消费者扫描的电子追溯码,需与包装暗码、税票码三码合一才可保真。"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主管在采访中现场演示验证流程。随着科普视频的广泛传播,有消费者在评论区坦言:"原来是这样,之前看到价格低就直接扫码,没想到还有这么多门道。"这种认知转变,促使多地出现"三码核验"消费新趋势。
截至发稿前,淘宝、拼多多等平台已下架127家涉嫌违规店铺,但仍有部分商家通过"好日子香烟2023年图片""特价烟标"等关键词进行隐蔽销售。法律界人士提醒,根据《电子商务法》第85条规定,此类行为最高可处违法所得五倍罚款。随着监管利剑持续高悬,这场牵动消费者神经的"香烟疑云",真相或将逐渐浮出水面。